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金盆洗手晚 安度晚年难
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沈福泉 刘兴艳

  还有100多天就可以“告老还乡”享清福的李志昉,终究没能划上圆满的句号。近日,她因贪污罪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法院宣判的那一刻,李志昉追悔末及,她说,是财欲让她晚节不保。
  女企业家
  李志昉曾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报关行经理。1996年,该报关行同杭州八方运贸公司合资成立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方货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货运公司)。作为报关行的负责人,李志昉在北方货运公司成立时,受报关行委派到北方货运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全面负责北方货运公司人事、财务、货运业务等各项重要工作,被圈里人称为“精明干练”的女强人。
  然而,这样优秀的一个“女强人”却在退休前5个月翻了船。
  合谋贪污
  北方货运公司成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经营起色不大。1997年初,北方货运公司的上级领导——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方总公司的副总经理潘卫国(另案处理)把李志昉和北方货运公司副总经理林某(另案处理)叫到一起,对他们说:“北方货运公司由林某承包,我们3个人以后根据北方货运公司每年的利润情况,按3:3:4的比例提取劳务费。”当时李志昉有点怕,但一想领导说这样做,就这样做吧。
  于是,李志昉专门找林某商量如何从北方货运公司利润款中套取现金。林说,年底一次性从账上提几万元钱可能性不大,只能平时陆续拿发票到财务上报销提钱,或是打白条从公司的小金库拿钱。李志昉听懂了林某套钱的办法,开始了她的下一步动作。
  设小金库
  李志昉找来北方货运公司的会计,表示要在公司内部设立一个小金库。会计领会了一把手的意图,立即在银行以李志昉的名义办了个存折。这样,由李志昉具体操作的小金库就设立了起来。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于北方货运公司。其主要形式有:一是用发票从公司账上套现或重复报销,而后存入小金库;二是收入不入账,直接进小金库;三是用假结算单、假工资单把钱领出来,放到小金库里。
  据查,自1997年开始,李志昉等以餐饮发票、加油凭证、假结算单、假工资单以及已报销过的发票的复印件、白条子等形式,共套取公款23万元。
  “公正”分配
  为使分配“公正”,李志昉与林某商讨,两人签字的发票从货运业务一部的账上取现,白条子要两人共同签字以“发给业务单位经营费(回扣)”的形式套取,每次套现后由李志昉存到她名下的银行存折里,并给林某核实看过,以免林某等人有想法。到每年的春节前李志昉就把累计的金额提出来,然后按比例分配给潘卫国和林某,其中潘卫国拿了9万。她自己拿了6万元。
  已到“知天命”年纪的李志昉,心里十分清楚林某最终没有承包北方货运公司,小金库的钱都是公款,但她还是拿了一年又一年。2000年潘卫国调动工作不再分管北方货运公司,李志昉决定从此金盆洗手。当时她想,这件事只要大家不讲出去,以后就不会有人知道了。
  后悔晚矣
  但这一次,李志昉想错了。2004年5月,潘卫国首先案发,被“请”进了检察院。听到风声的李志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此时,上级也要求清理小金库,于是,李志昉赶紧销毁了工作笔记和小金库。尽管如此,她还是提心吊胆,在万般无奈的情形下,她向有关部门主动交待了自己的问题,并退清了6万元赃款。
  当冰凉的手铐拷在李志昉的手腕上时,她开始沉痛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主要的根源是灵魂深处隐藏着强烈的‘财欲’,当她看到社会上一些人,能力比自己差但却比自己有钱,于是心灵的天平失衡了。”所以,一旦遇到机会,便诱惑难挡。她在《我的反思》中写道,“在党的教育和组织上的培养下,入了党,提了干,度过了35年的工作生涯,还有5个多月就要退休了。但最后一步却走歪了,未能保住晚节,走上犯罪道路。”。